近日,由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师生组成的“振兴有途,商山筑梦”团队走进商洛市商州区牧护关镇铁炉子村,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主题开展为期四天的实地调研。本次调研由两位教师带领七名学生,以访谈和座谈为主要调研手段,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用脚步丈量乡村土地,以专业视角助力乡村振兴,为铁炉子村的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调研团队成员合影
铁炉子村坐落于秦岭南麓,23个村民小组沿山而居,自然风貌与传统生活气息浓厚。村内的手工豆腐作坊传承多年,是当地颇具特色的产业,但受限于地理条件与发展思路,村庄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及空间利用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此次调研旨在通过专业视角,将村民的实际需求与规划理论相结合,为村庄量身打造切实可行的发展方案。

无人机拍摄铁炉子村
调研期间,师生团队首先与各位村干部进行座谈,系统了解村庄的整体概况、发展历程及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各组的分布特点、基础设施现状、产业发展瓶颈等。在此基础上,团队分赴23个村民小组,通过入户访谈的形式,详细掌握不同区域村民的生产生活需求、对公共服务的期盼以及对村庄未来发展的设想。调研中发现,各小组普遍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部分偏远小组在交通道路等方面需求尤为突出,而靠近核心区域的小组则更关注公共空间的优化利用。

师生与村干部座谈
针对村内的豆腐产业,师生团队专门对作坊运营情况展开调研。通过与从业者的深入交流,了解到手工豆腐的制作工艺、生产规模、销售渠道及发展困境。经过调研,该产业具备一定的品牌潜力,但在标准化生产、产业链延伸及市场拓展等方面存在不足,村民对于通过规划升级产业、增加收入的意愿强烈。

调研豆腐产业
此次调研活动,不仅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深化了专业认知,更以“师生联动”的方式为铁炉子村的发展贡献了智慧力量。目前,团队正结合调研成果进行系统分析,计划将23个村民小组的差异化需求融入整体规划,后续也将持续跟进,与当地政府、村委会对接,推动调研成果转化为具体行动方案,持续为铁炉子村的发展添砖加瓦。

加工豆腐滤浆过程
“乡村振兴需要青春力量,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实践,让学生们扎根大地、服务基层,同时让学术研究真正惠及乡村,实现‘教学相长、校地共赢’。”带队老师陈伟星说。
(孙许婧林 王焜)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