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政校共育“野保侠” 江西高校首设“野保”专业

时间: 2025-07-01 20:30:00

江西余干:候鸟翩飞绘就生态美景 全媒体记者 王祺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全媒体记者沈冠楠 实习生熊姿报道:掌握野生动物保护的多项专业技能,直接参与野外考察、保护区实习,与动保专家面对面交流,对江豚、白鹤、梅花鹿等各类珍稀野生动物进行调研、监测与救助,做自然保护地“生态社区”的“网格员”“守护者”……这样的高校教学方式,即将在江西“照进”现实。

7月1日,记者从省林业局获悉,该局近日与江西农业大学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在全省首设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管理专业。目前,江西农业大学是省内唯一开设该专业的高校。

这是什么专业?记者了解到,该专业由保护生物学家魏辅文院士牵头,并于2025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旨在培育野生动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领域专业人才。

为何要设置这一专业?这源于我省的实际需求。江西野生动物“家底”丰厚,是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之一,现有脊椎动物1108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188种,鄱阳湖越冬候鸟数量连续5年稳定在70万只以上,更有蓝冠噪鹛、金斑喙凤蝶、中华秋沙鸭、黑麂等野生珍稀动物纷纷选择“落户”江西。

守护好这些珍稀野生动物,培育一批有担当、懂技术、能创新、善管理的野保“行家”势在必行。据介绍,设置“野保”专业,将有效弥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建设等行业人才缺口。

较之普通专业,“政校共建”将带来哪些优势?

首先是把课堂搬到自然保护区。据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协议,该局将充分利用其政府行业管理部门的优势,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各类资源作为学校的教学实训实习基地,为学生们的实习、教学实践,以及科学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

同时,“师资力量”更精准。省林业局将在本科生培养、就业指导方面发力,推荐行业内优秀管理人才担任校外特聘老师。另一方面,及时发布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区管理等相关岗位需求,强化就业指导服务,打通就业“最后一公里”。

于高校而言,则通过加强专业建设,为全省野生动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提供全面、专业的支持,并根据基层实际工作需要,量身定制专业技能培训课程,帮助在职人员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此次协议的签订,标志着“政校”共建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管理专业长效机制的正式建立。双方将通过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与产教深度融合,为江西培养更多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专业人才,助力提升林业科技实力、加速林业现代化进程。作为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该合作将进一步完善专业人才孵化体系,健全人才培养链条,为打造美丽江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