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300余件“00后”毕业设计作品,绽放无限想象可能

时间: 2025-05-18 09:24:00

极目新闻通讯员 史凡

互动感十足的认知启蒙玩具、助力科学用药的智能药盒、兼具炫酷外观与实用性能的电动越野车设计、以《诗经》为灵感的数字皮影交互装置……5月12日,湖北工业大学工业设计学院本科生、研究生毕业设计作品展开幕,300余件艺术作品集中亮相,涵盖智能交通工具、智能家居、智能玩具、信息与交互、机电装备等多种创意设计类别,一场科技与艺术交织的设计盛宴由此展开。

此次展览以“初心-出新”为主题,既是毕业生设计成果的展示,也是学院建院10周年庆典活动。这些作品巧妙融合前沿科技、人工智能与交互设计等元素,源于00后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同时也传达出他们的态度和感悟。

风格务实,百万粉丝博主打造专属IP盲盒

一进展馆,一组会唱会跳、能“呼吸”的Q版智能盲盒手办瞬间抓住眼球。设计者陈璐是坐拥百万粉丝的舞蹈博主,她以个人形象为原型,推出一组名为YuQi的互动盲盒。“作品围绕‘心绪’主题,结合我自身的经历与心路历程,通过智能硬件实现情感交互,把抽象情绪变成可感知的实体,帮大家在互动中解压。”陈璐介绍道。

现场,她亲自演示盲盒玩法:扭动莲花底座,作为主模型的粉色YuQi随之旋转起舞;触摸星星底座,暖光跃动,黄色猫咪造型的YuQi仿佛在“呼吸”;轻拍腹部,站在小恐龙头上的绿色YuQi会吹鼓气球;放入NFC芯片,坐在唱片机上的紫色YuQi随即哼起歌曲;挥动蓝色YuQi的魔法棒敲击底座,魔法阵般的炫彩灯光即刻亮起。

“希望这组IP能做成产品得到粉丝喜欢。”陈璐表示,创作起初,只是构想设计一组普通盲盒手办。毕设导师邓卫斌建议,作为自媒体博主,不如以自身形象打造专属IP,强化网络记忆点。采纳建议后,陈璐开始自学建模的软件,从草图设计到组装到上色每个环节,反复斟酌,历时3个月,终于定稿,让她成就满满。

科技赋能生活、创意照进现实,展览中不少设计作品既充满创新又很实用。研究生左凯琴的节气儿童认知玩具,巧妙将节气文化融入桌游玩法。玩家两人对弈,通过掷电子骰匹配节气、抽取卡牌答题,答对即可收集对应节气的天气、农作物、农耕工具等特色组件,率先集齐者获胜。“寓教于乐的设计,是想让孩子们在趣味互动中,更具象化地解锁传统农耕文化知识。”左凯琴说。

“从这些毕设,可以明显看出00后们紧跟时代和科技发展步伐的思考,设计的风格也是多元且务实的。”连续多年前来观摩毕业展的一高校教师表示。

以设计为媒,让传统文化焕发科技新韵

现场,不少作品以科技为媒、设计为笔,打破了传统文化的时空界限,让传统艺术在现代科技的体验中焕发新生。

在展厅一角,光影交错间跃动的数字皮影,吸引众多观众驻足。作品“诗影生花”打破传统边界,将《诗经》经典意象与现代数字技术巧妙融合,打造出极具沉浸感的交互艺术装置,只需挥动手臂,屏幕上的皮影人物便随之起舞;轻握拳头,即刻切换场景与角色。

“通过数字交互技术,让《诗经》植物‘活’在皮影里。”作者肖予涵介绍,从《诗经》里常见的荇菜、车前草、芦苇等植物中提取意象,设计一组皮影人物造型,并将皮影戏中的传统牵线技法,改为用吸铁石驱动人物移动,赋予皮影全新动态表现力。

欢快舞龙、弹奏月琴、手持马缨花……衣饰灵动,动作俏皮,一组以楚雄、屏边、元阳等六个彝族聚居地文化为蓝本的打造的名为“彝梦”艺盒的系列盲盒手办,也吸引了不少观众。设计者张可典提取纳苏刺绣、花腰女子舞龙、插花节等特色元素,融入Q版人物造型,观者只要扫描附赠的AR卡片,动态的彝族文化场景和故事动画就会浮现,让彝族文化以萌趣又互动的形式触达年轻群体。

产业需求牵引,毕业设计交出创新答卷

自动扫描目标进行除醛的儿童家用净化器、基于触觉听觉双模反馈的家庭场景助盲设备、运用人工智能技术随时随地进行健康管理的针灸机器人……不少设计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精准锚定市场痛点,将技术创新与人文关怀的深度融合,为产业升级注入年轻力量。

一辆酷炫的越野车模型在展台上格外吸睛。毕业生孙贵川的毕业设计作品“越・山河”个性化越野电车,精准锚定Z世代的户外需求,以“自然、东方、年轻、科技”为设计主题,将山水美学融入车身外观,从灵动如豹的腰线,到中控、内饰等细节,处处流淌出自然的韵律,车的外观既硬朗又柔美,一举进入第五届红旗国际设计挑战赛前30名。他也因此收到了东风公司offer,未来将深耕车辆设计领域。

“我希望自己设计的不仅是一辆越野车,也是行走的科技艺术品。”孙贵川说,看到红旗车企以“智启东方 未来之行”为主题的赛事后,让他对东方美学与未来科技的融合产生思考。经过反复打磨,他为车辆前脸配备可变幻色彩的拟人化灯组,能通过表情展示不同驾驶模式;提取猞猁的耳朵形象,作为前灯设计,更显个性化;车身内置伸缩帐篷支架、烤架等露营“神器”,将户外探索需求转化为实用设计,兼具创意性与功能性。

“设计是对生活最真诚的解释,这些毕业设计作品,充分体现出科技赋能、文化创意与用户需求的有机融合,既源于00后们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同时也传达出他们对设计的态度和感悟。”工业设计学院副院长李晓英说。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