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中提到,希望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总书记的回信跨越千山万水,点亮了我们这一代青年人的无悔青春,更激励着广大青年党员干部奔赴基层的汪洋大海。
志在基层,以理想之火点燃奋斗“星火”。青年干部当以理想为帆,以信念为锚。从黄文秀扎根百坭村的扶贫征程,到黄大年放弃海外优渥条件归国攻关科技难题,无数青年用行动诠释了“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的担当。在新时代的坐标系中,青年干部要像胡杨树般向下扎根,将“小我”融入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社会治理等“大我”舞台。在浙江“千万工程”实践中,青年干部用“三顾茅庐”的执着唤醒沉睡的古村落;在雄安新区建设中,青年团队以“数字孪生”技术绘制未来之城蓝图。这些实践印证,唯有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方能在时代浪潮中绽放青春光芒。
行在基层,以实干之犁深耕为民“沃土”。“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从“背着爹妈去驻村”的黄诗燕到“用脚步丈量民情”的廖俊波,青年干部的成长密码始终写在田间地头。在云南独龙江乡,青年工作队创新“云端问诊”解决山区医疗难题;在山东寿光,“棚二代”运用物联网技术让蔬菜大棚变身“智慧车间”。这些案例启示,服务群众既要“身入”更要“心至”,既要“铁脚板”丈量民情,也要“大数据”精准施策。青年干部当练就“解剖麻雀”的调研功夫,掌握“科技赋能”的创新本领,在解决就业、教育、养老等民生“关键小事”中锤炼真功夫。
恒在基层,以坚守之笔书写时代“华章”。“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从“西迁精神”传承者到“时代楷模”黄文秀,从“天眼巨匠”南仁东到“敦煌女儿”樊锦诗,历史长河中闪耀的青春群像,都在诉说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坚守哲学。在贵州“天眼”基地,青年团队用十年如一日的坚守破解射电望远镜运维密码;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90后”工程师们以“毫米级”精度托举“长征火箭”飞天。这些实践昭示,基层奉献是“进行时”而非“完成时”,需要以“滴水穿石”的韧劲,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人生华章。
新时代青年干部当以“滴水穿石”的韧劲,在基层建设中当好“守夜人”,在科技创新中勇当“攀登者”,在文化传承中化身“摆渡人”,让奋斗成为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让坚守成为时代最强音,不负时代好“春光”。(兰州市七里河区阿干镇人民政府 陈昱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