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省情研究所丨水资源大省如何变“水运强省”?四川五港握指成拳,进击向何方?

时间: 2025-05-21 17:31:00

川观新闻记者 寇敏芳

近日,四川港投港口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港口公司”)正式揭牌,四川推进现代化港口体系建设不断加速。今年1月,四川在泸州港、宜宾港、乐山港三港融合的基础上,扩容南充港和广安港,四川港口公司随即更名,五大“港口天团”正式出道。

今年,四川启动实施“畅通一条江”航运振兴发展行动。随着新公司揭牌,四川五港握指成拳,将如何进击?

五港变“一港”

“千河之省”水运由乱到治

一块磷矿石,从雷波的大山中走出,先坐汽车到宜宾港,沿长江顺流而下,乘坐大船到重庆,再换上小船,沿嘉陵江往上游一路到达南充港,最终走进工厂,变成生产线上的原料。

这条水路运输路线今年3月刚刚打通,以前雷波的磷矿到南充主要走公路运输,相比之下,水路的综合运输成本节省约30%。

宜宾港

“过去,港口各自为政,开通新航路一定程度上有阻碍。”四川港投港口集团有限公司运营部部长代鹏说,此前港口发展思路是“一市一港”,规划、建设、运营都由各市州自行完成,同质化竞争严重,很难实现统筹谋划和联动发展。

被称为“千河之省”的四川,境内河流多达540余条,流程超4.4万公里,但目前通航河流176条,通航里程1.05万公里。总的来说,我省内河水运呈现发展滞后、大而不强的特点,全省水路货运量仅占全社会货运量的2.95%,比同在长江上游的重庆低13.4%,比长江中游的湖北低22.6%。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盛毅认为,尽管四川水运航道等级低,港口普遍不在物流的集疏运中心,航运优势不明显,但经过整合以后,有条件实现综合经营,形成协同效应。

2020年,四川整合长江上游泸州、宜宾、乐山三港,成立四川港投川南港务运营(集团)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就是四川港口公司的前身。如今,随着南充港、广安港“归队”,四川已完成四川境内长江、岷江、嘉陵江、渠江几条主要河流规模以上港口整合,从“一市一港”走向“一省一港”。

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四川港口公司营业收入达到61.89亿元,同比增长12.24%。泸宜乐南广五港共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51.50万吨、同比大幅增长47.56%,集装箱综合吞吐量达8.87万标箱、同比增长30.77%,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实现了五港整合后的首季“开门红”。

南充港

“一港”变“多港”

内陆盆地变身“三栖登陆舰”

目前,泸州港、宜宾港、乐山港、南充港、广安港五个港口,集装箱吞吐能力占全省99%以上。五大港口功能定位鲜明——泸州港侧重贵州、广西为主的南向腹地市场,宜宾港侧重金沙江上游为主的西向腹地市场,乐山港侧重服务成都平原经济区的国家重大设备出川出海,南充港侧重陕甘为主的北向腹地市场,广安港侧重以重庆为主的东向腹地市场。五港握指成拳,形成特色鲜明、高效协同的现代化港口集群。

随着“五港合一”工作推进,四川港口公司已聚集各类子企业30余家,拥有全省唯一具有进港铁路专用线、水运进境粮食指定口岸和首个开通国际陆运、水运双通道的港口。

资源的聚合让港口拥有了更大想象空间。港口正在从单一的货物集散地,变成连接世界的经济枢纽,通过水陆联运,让身处内陆的四川,变成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5月初,搭载着23个集装箱、近500吨澳大利亚大麦的货轮停靠泸州港,通过公路运输分拨到泸州周边企业。这是泸州港今年新拓展的进口粮食业务,采用“海运+江运+公路短驳”一体化物流方案,打通大洋洲粮食进口新通道。

泸州港

目前,四川港口公司已稳定运行50余条江海、铁海联运航线,形成“干支联动、江海直达”的运输网络,实现门到门的联运服务。对内,与武汉、南京、上海、重庆等长江沿线重要港口建立货运通道;对外,开辟日韩等国际航线,搭建起四川与国际市场的贸易桥梁。公司年均开行集装箱班轮约2500航次,铁路集装箱班列2300余列。

当前,四川正大力推进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成都在飞的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线52条、货运航线34条,航程终点覆盖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未来,可进一步加强港口与航空联动,推动四川‘陆水空’一体化物流格局。”盛毅表示,江铁海联运班列叠加空中运输航线,让身居内陆的四川西接丝绸之路、东连长江水道、南向直达印度洋。推动内陆盆地变身“三栖登陆舰”。

乐山港大件码头

“一港”到“一江”

畅通水上“高速公路”助力川货出川

未来,四川要实现从水资源大省向水运强省的跨越,水运将承担起腹地更多大宗货物中长途运输的重任。此前省政府印发《四川省内河水运发展规划(2023—2035年)》,提出构建“一横五纵多线”内河航道体系和“两核四翼多点”现代化港口体系。

具体而言,全省规划建设18个港口,其中“两核”指泸州港、宜宾港,作为全国内河主要港口、服务全省经济发展;“四翼”指乐山港、广安港、南充港、广元港,作为地区性重要港口,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以发展内贸航线为主;“多点”指凉山港、遂宁港、达州港等12个一般港口,主要服务当地经济发展。

广安港

“港口整合,意在发挥水运交通的补位作用。”西南财经大学教授汤继强认为,“为未来做考虑,必须考虑水路运输的迭代升级,不能浅层式地只是运货,还要关注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要让它实现资金流通、物资流通、信息流通和人员流通。”

按照四川港口公司的规划,下一步还将整合嘉陵江上游的广元港。届时,该公司将打通“两核”“四翼”,港口联动发展水平进一步增强。“港口整合之后,我们将构建‘港物贸’一体化发展格局。”代鹏介绍,四川港口公司以“远端揽货、近端集货、靠港卖货”为发展思路,将围绕港口及园区开展大宗贸易业务,发挥港口物流通道优势,延伸供应链上下游,重点开拓粮食、汽车配件、矿产等大宗商品贸易,推动川货通江达海。

航道的质量和通畅程度直接影响港口的吞吐能力和物流效率。今年,四川将实施“畅通一条江”航运振兴发展行动。按照“长江等级提升、嘉陵江提效,岷江畅通、金沙江联通”的发展思路,集中资源攻坚突破岷江、嘉陵江、金沙江等航运制约,打造“水上高速公路”,以点带面推动四川水运振兴发展。盛毅建议,应根据全省流域经济发展需要,集中力量弥补薄弱环节,改善重点航道条件,配套建设有规模的码头,仓储等设施和集疏运中心,促进水运与公路、铁路、航空等运输方式的有机衔接。“特别是嘉陵江、岷江、涪江等航道的梯级开发任务基本完成,当前应集中力量攻克最后瓶颈,让其发挥效益。”

图片由四川港口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