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创新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情景画”教学模式

时间: 2025-05-03 04:00:00

作为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大学、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多年来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现实问题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抓手,深化拓展思政课程新兴载体,开展“情景画”教学。经过6年实践,学校成功构建了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情景画”教学模式,有效提升思政引领力,全力培养德技双修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

四让四化:首创思政课“情景画”教学理念

学校创新思政课教学理念,利用数字媒体技术打造可感的“物”和“景”,并将其与传播媒介形式的“画”进行结合,生成具有叙事说理功能的“情景画”,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学校聚焦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和情感需求,以“情景画”教学模式着力实现“四让四化”:系统设计个性化教学情境场域,师生在深度互动中实现潜移默化的知识讲授和思想引导,让被动的学习主动化;利用电影、幻灯片、录像、图标、模型、虚拟图像等素材,以生动、形象、直观的形式表达丰富信息,让复杂的知识结构更加简明清晰,让抽象的理论生动化;把静态、枯燥的知识融入多维空间,通过视觉、听觉和交互系统提升学生兴趣,让静态的知识动态化;用思政小课堂链接社会大课堂,构筑具有时代感、生活气息的教学图景,让固定的内容生活化。

三环联动:打造思政课“情景画”教学生态

学校创新思政课教学生态,将“情景画”理念融入思政课教学。打造“画里话外”知识生态圈,在课堂教学中以多媒体形式呈现思政课主要内容,有机组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情节、情景和情境,形成完整的内部生态圈。搭建思专融通教学生态圈,将专业课程中的案例、作品融入思政课程,将思政元素和主题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打通思政课与专业课的协同共育渠道,通过教学讲解,实现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同向同行,构筑起师生与“情景画”交互的课堂教学生态圈。拓展内外贯通外部生态圈,以“情景画”教学对接社会大环境,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引领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实现春风细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将思政小课堂带入社会大课堂,虚实结合,构建思政课教学与社会环境的外部生态圈,达到“音画相融思政 虚实铸魂塑模 故事巧育人心”效果。

多元多维:创新思政课“情景画”评价机制

学校思政课“情景画”教学充分结合高等职业院校育人目标要求,利用学银在线平台、教学评价系统、数据分析监测系统设置“螺旋式”评价指标,构建涵盖过程性评价、考核性评价、多元主体评价、增值性评价的“多元多维”考核评价体系。完成课程教学后,统计并跟踪学生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和荣誉,分析各门课程之间的关联度。综合运用考评观测,回顾反思思政课教学主题相关内容,进行“思政+专业+实践”的开放式教学反馈。评价标准关注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评价内容凸显职业素养、劳动教育和工匠精神,评价方法注重质量统一、情理结合、德技双修。

学校思政课“情景画”教学创新模式,实现了新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互补、叙事讲授与场景教学互融、虚实体验与理论传授互通。学校团队荣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优秀教材特等奖”、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重庆市教育科学“一等奖”和重庆市社科成果“一等奖”等50余项奖项,建成国家级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3门;在权威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获聘高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委员会委员1人、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入选全国思政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和青年人才项目3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巴渝学者计划、重庆市网络思政名师、重庆市中青年思政骨干、重庆市工匠工坊大师6人,多人荣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等国家级教育教学比赛奖项。 (向宇婷)